治理政府组织的癌症,以前从未成功过!克服官僚主义确实是一项挑战,我认为官僚主义也许是我们GODG面临的倒数第二个主要问题,而最终要面对的挑战则是战胜熵增,这在物理学上是我们无法克服的。第二重要的挑战就是克服官僚主义,要改善政府的运作,这的确非常困难。我想明确一点,我们确实可能无法实现这一目标,这就是为什么我将其描述为一场极其艰难的战斗,这以前从未成功过。
——马斯克
01马斯克的新发现惊人展开剩余91%马斯克说的这一通话,最近又出圈了。本来一个活组织,但是阶层固化,体制僵化,行动惰怠化,官僚体制腐化……这些现象累积到一定程度,就是生命中的癌变。一个庞大的组织就从生机勃勃一下子坠入死亡。孤勇者马斯克很清醒。他说,变革美国深层政府,最大的障碍不是官僚集团,最大的障碍就是熵增,熵增也就是思维意识固化、板结化,就是组织的癌变。
熵增,更是公司活组织的癌症!公司做大后流程僵化(熵增),创新力衰退,人人习惯性内卷。而且更重要的是,组织中的思维意识固化板结化,人人等着老板的正确指示,而老板的意识早在“永远正确”的大海中沉沦了,哪里还有初创公司时的视野、灵动和决断力!
如何治愈个人生命与企业生命的癌症呢?
02任正非绝望时看见了“无”癌症,是个人生命的死结,也是企业的死结。中国企业家最早发现这个死结的是任正非。他说:
“个人生命的天敌是惰怠,组织生命的天敌也是惰怠。”
治愈组织的熵增或癌症或惰怠,从任正非与华为的生命实践中,最重要的是超越各种各样的“有”比如名利、挑战、压力等等有形的存在,而可以看见“无”,这是走出癌症或惰怠这个死结关键的第一步。
任正非在旧的国营体制中,天赋潜能几乎被禁锢死了。他在南油集团为搞程控机的研发,200万元没见成果。压力下他去倒卖电视填窟窿,结果200万元付出去了,人找不到了。他43岁被炒了鱿鱼,还背负了200万元的债务,夫人又跟他离了婚,他只有带着父母亲和弟弟妹妹在深圳住棚屋。对一个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的男人,那是怎样一个绝望时刻呀!
因为“一无所有”,他反而看见了“无”,看到了自己曾经在国企被压抑的天性终于自由了,看见在苦苦追寻的年轻人因为找不到绽放天赋潜能的机会而正在体制内虚耗生命,看到了深圳特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巨大能量场,还透过香港看到了美国看到了通讯行业的未来。
于是,他赌上了身家性命。7个人凑了2.1万元创立华为。他每年从收入中拿出10%搞研发,还舍得给员工发工资。股东们不干了,说他这个人不务实,赌性太强。有钱不给股东分钱天理不容。无奈,任正非只好把股份用1000倍的溢价全部接下来。没想到这个无奈之举,却推助任正非不仅仅看见了“无”,还可以聚集宇宙无穷资源锁定华为技术创造目标,在美国举政府之力全球全封锁几年的背景下,华为依然可以重新崛起。
无独有偶。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也超越了“有”,看见了“无”,看见了全球80亿人内涵的创造力,他要开启AI开源生态发展,聚集全球亿万玩家的无穷性智慧服务全人类。
03. 至暗时刻任正非贯通了内外无限一切都在反转,一切都在生成。华为创立前十年基本上都是亏损,每一年都面临倒闭的危险。2000年,任正非癌症第二次动手术,深度抑郁症开始爆发,公司年收入一下子下降了39%,他坚持不做小灵通业务,几乎让华为关门,最亲爱的母亲在2001年1月8日被逆行车撞了,车逃匿了,到医院又因等人交钱耽误了抢救时间……这是任正非的至暗时刻。
母亲走后,任正非悲痛万分。他一个月不见任何人,只跟父亲母亲待在一起。这一个月闭关,打通了他的任督二脉。
——父母亲都是因为产品和服务意外丧生,他由此悟透了什么是“以客户为中心”,从那以后他多了句口头禅:“做企业就是磨好豆腐给最亲的人吃”(任正非一棒敲出个绝对信仰)。
——母亲最深的渴望是“望子成龙”,这是成千上万华为员工父母亲最深切的渴望,他不仅仅要多分钱,让他们改变家族的处境,更希望他们人人是自己人生的主人,想通了华为的顶层设计——“实现每个人的自我超越”,从而将内在的动机源于“自主性”、“胜任感”与归属感。
——任正非拥有公司全部股票,他从2001年开始推进虚拟受限股,让奋斗者成为股东。曾国藩当年,“以众人之私,成一己之公”,今天任正非,却是“以众人之私,成众人之公”。任正非大私无私,面对生存危机,能够驾驭“欲望”这支虎狼之师,做出接地气的中国创造(任正非:以众人之私,成众人之公)。
——2012年我访问以色列曾与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罗伯特·奥曼曾经告诉我,“全世界公司走进了误区,一直没有解决好两个突出问题:谁来激励?激励什么?”对这两个世界性的难题,华为不仅仅有内部股份制,同时又创立了“让听到炮声的人呼唤炮火”企业体制,让员工成为自己和企业的主人,让他们自发自动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潜能,直接连通华为能量场(任正非:让听见炮声的人呼唤炮火!)。
——每个人、每个企业都面临意识僵化板结化的危机,而母亲常说的一句口头禅“面子上给狗吃的”,一下子撞醒了任正非。人们倾向于通过他人的反馈确认自我价值,但过度依赖外部评价,则会陷入焦虑和防御性思维。任正非强调“面子是虚的”,实质上打破了这种心理依赖,将注意力从“他人如何看待我”转向“我能创造什么价值”,从而减少了内耗。一个人和公司的意识所以板结化,就是因为把面子凌驾于真实自我之上,他们害怕面对真实的自己。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可能让每个人回到活泼泼的生命本质上来。于是,“坚持自我批评”就进入了华为文化四句教。
04任正非更悟透了灰度哲学2000年前后的危机,后来2003年1月又遭遇思科起诉。被重度抑郁症困扰的任正非,抵不住内部外部把华为卖给摩托罗拉的压力,协议签订后,任正非突然醒悟:“失去华为,将失去一切”(任正非猛醒:失去华为,失去一切!),任正非正要冒毁约风险反击,恰好摩托罗拉换了掌舵人,推翻了协议。华为保住了。
至暗时刻,任正非悟透了“灰度哲学”,“灰度哲学”揭示了“无中生有”⇄“有生无限”的迭代创造的真实过程,可以说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这是任正非都世界商业的最大贡献。他说:
我大学没入团,当兵多年没入党,处处都处在人生逆境,个人很孤立,当我明白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的内涵时,已过了不惑之年。想起蹉跎了的岁月,才觉得,怎么会这么幼稚可笑,一点都不明白开放、妥协、灰度呢?
有了灰度哲学,任正非看人看事看世界的维次和视野发生了根本变化。比如对美国举全政府之力从2018年对华为的围堵,任正非对美联社记者说:
“最兴奋的是美国对我们的打压!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堡垒从外部被加强。我们这个堡垒的内部正在松散、惰怠之中,美国这样一打压,我们内部受到挤压以后,就更团结,密度更强,更万众一心,下决心一定要把产品做好”。
早期,任正非认为灰度哲学可以是公司高层必须掌握的思维逻辑,后来任正非认为每一个管理者都必须掌握灰度哲学,到了2015年开年讲话《大道至简》,任正非把灰度哲学提炼成八个字,认为每一个华为奋斗者都必须掌握灰度哲学:
保持空杯,保持开放。
别小看着八个字,任正非实际上是在说,你想看见自己的“无穷潜能”吗?你先贯通自己内外的无限可能性吗?打开“玄关”的秘钥就是这八个字(王育琨| 找到贯通内外的无限)!
这八个字,还是治愈企业癌症——“熵增”的不二秘钥。"熵减是华为活力之源"!“保持空杯,保持开放”,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激发人人去超越自我,聚集公司内外的无限潜能,才能把企业从热寂中捞出来。
05. 灰度哲学三个原则与华为的底层逻辑我研究任正非26年,一直吸引我的就是正非灰度哲学。2015年,我在新浪微博转发任正非《管理的灰度》加了一个编者按,这个编者按有幸在华为心声社区头版显要位置留了3个多月:
站在混沌、无常、灰度的高地,任正非看清了无限可能性与无限不确定性交织的混沌态实相,看清了当下“一切都在反转,一切都在生成”,心中更有一种深根固柢的谦虚、敬畏和包容。敬畏每一个人无限可能性,敬畏每一事无限可能性,敬畏每个当下无限可能性。
灰度哲学,是华为开启无穷性创新可能的智慧。我的研究,还得出了正非灰度哲学的三个原则:
第一,世界是无限不确定性与无限可能性交织的混沌态。无常。一切都在反转,一切都在生成。每个人有无限可能性,每件事有无限可能性,每一物有无限可能性,每个当下有无限可能性。
第二,每个当下活泼泼的动态平衡至关重要。以生生不息为体,以刹那自新为道:刹那无常,刹那生灭,刹那反转,刹那生成,刹那抉择,刹那平衡,刹那创造,刹那自新,刹那自在。
第三,从未来大画面前进到当下,聚集公司内外无限能量,头拱地“击穿微末,接通万有”,以当下拿出大美绝活的确定性,塑造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倾宇宙之力,造当下大美绝活”。
灰度哲学的最终标靶,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人的无限创造力,最大限度激发团队的无限创造力,最大限度地贯通聚集公司内外无穷性能量,让创造性心流自然涌现。诚可谓:
以每个人的天赋潜能为原点,贯通内外的无限可能性;倾宇宙之力,造当下之大美绝活。
在《任正非聚集新锐科技领袖能量》一文中,我重点诠释了华为聚集哲学与聚集法则。这里就不重复了。
马斯克提出了组织最大的终极敌人是熵增或癌症,也就是思维意识的板结化。这是世界上所有个体生命与组织生命所遭遇的劫难。
任正非早就发现了这个死结,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着华为活法:看见了“无”,看见了“做企业就是磨好豆腐给最亲的人吃”,看见了“望子成龙”,看见了“面子是给狗吃的”,看见了“实现每个人的自我超越”,看见了“让听见炮声的人呼唤炮火”。他悟透了“灰度哲学”,更让他更看见了无数条实现道路,以实现“倾宇宙之力,造华为之大美绝活”。灰度哲学,无疑是任正非直面组织惰怠或癌症最重要的方法论。
06私董会的问题炼金炉马斯克的发现,任正非带领华为几十年如一日“一针刺破天”的探索,给中国企业战胜惰怠提供了现实的参考。但是,我们一般中小企业,究竟该如何应对企业熵增、或组织思维意识板结化、或组织生命惰怠等等的挑战呢?
治病就是救命,救命就是转变念头或转变意识。而在企业内部,企业家与团队之间,无形中已经形成一种迎合的氛围,不太容易听到真话,更不容易遇见真诚的挑战。而在私董会小组,作为企业家个人的外脑,其活动性质全然不同。
这是由十几名企业家组成的私董会小组,每个人都久病成医。有时看清自己比较难,却很容易发现他人的问题。当你提出深度问题时,恰好是你内心最有感受,最痛的地方,你看着对方的反应,就如同跟自己对话。在疗愈对方的同时,你首先疗愈了自己。
“术之极为道,道之初为术”。私董会这个“问题炼金炉”,有可能是企业家需要的道术一体的法器。
在这个新时代正光速到来《梁文峰| 新时代正光速到来!》,认知边疆与认知坐标刹那重构的时代,外在的佛陀或上帝都帮不了你,惟有找到自己的真神,我们都需要“以生生不息为体,以刹那自新为道”:刹那无常,刹那反转,刹那脱落,刹那平衡,刹那创造,刹那自新,刹那自在。
对企业家来说,当下顶顶重要的是,如何找到自己的无限?如何找到自己那个贯通内外的无限?如何帮助团队找到他们的无限?如何帮助团队找到他们贯通内外的无限?
这个话题,一直是我关注的主题。我们都是“过来人”,我们知道没有捷径可走。“是人不要管,用管不是人”(老娘| 是人不要管 用管不是人),“头拱地击穿微末,接通万有”,“一窍通,窍窍通”,才可能找到自己的无限,才可以找到那个贯通内外的无限。
发布于:广东省